清华大学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效初显

多年来,清华大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义,着力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建设,以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为基础,从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为核心,采取系列教学改革措施,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引导学生做到“真信”“真用”“入脑”“入心”。

一是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课程教学,构建研究型教学体系。组织教师积极参加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8名教师作为首席专家,担纲编写该工程的6部重点教材;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几十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实行“教学组式教学”,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特点,积极主动将学科优势、科研优势、师资队伍优势等运用于人才培养,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引入课堂教学。

二是转换授课方式,改革教学模式。由教师单向“满堂灌”的传统授课方法,转向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讲授与提问和讨论相结合,师生双向交流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每堂课拿出一定比例的学时,安排学生进行演示、辩论等,开展讨论式教学,创新“小组论文+小组答辩”的考核方式,使学生有机会充分展示研究学习的成果与体会,使沉闷的课堂由于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积极参与变得活跃和热烈起来。

三是充分发挥网络学堂的作用,做到课上课下联动、课内课外互补,延伸教育教学的时空性。课前,教师先在网络学堂上发布带有探索性的题目,让学生带着思索甚至困惑走进课堂;课后,在网络学堂上提出分析性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研讨,同时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设置问题集锦、教师答疑、师生讨论等栏目,对学生学习中的难点、重点问题进行答疑解惑,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们还结合同学们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编写出版了教学参考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编》,并在纸质教参基础上,制作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多媒体教学网络课件,获得同学的欢迎。

四是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实行“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多种形式,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共同探讨、研究、回答并解决时代、社会、人生中不断提出的难点、热点问题。例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以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为契机,组织美术学院200余名本科生以艺术创作作品作为课程作业,并举行“百年印‘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因材施教’学生作品展”。通过课程学习,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选择了改革开放,并纷纷把历史之“象”表现为艺术之“像”,生动形象地表达出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对党、对祖国和对人民的热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组还总结“因材施教”实践经验,编写了《有清华学生这样学习马克思主义》一书,受到中宣部、中组部和中央文明办的肯定,并受到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五是将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开展“三阶段”实践教育。第一阶段是“课前调研”,开课前要求学生围绕课程内容利用假期在家乡进行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了解学生对改革开放等的认知及其在理论上的困惑。曾获得温家宝总理亲笔回信高度评价的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李强撰写的《乡村八记》,就是“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要求完成的寒假报告,该报告后来被《人民日报》摘要发表。第二阶段是“课堂讲解”,结合“课前调研”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专题教学,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出发,着重把握好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关系。第三阶段是“课后实践”,组织学生参加教学实践、社会实践等,加深认识、升华思想,写出有理有据的总结报告。

经过多样化的探索和创新,清华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取得可喜成果,广受学生好评。先后有5门政治理论课入选“国家精品课程”,1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改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今后,学校将继续努力、奋勇争先,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作用,逐步引导学生进一步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信念,努力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